胡适先生在《我的母亲》一文中。

 

结合母亲的经历感慨道:“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

 

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更难受。”

胡适:世间最可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 – 京博国学

人生气时,是最丑的时候

 

由于父亲早亡,胡适的母亲是当家的后母,家里的财政并不宽裕。

 

一年到头全靠胡适的二哥在上海经营调度。

 

十点读书

 

胡适的大哥从小就是败家子,赌博、吸毒,每次回家就把家里值钱的东西拿出当了。

 

到处欠钱,每到除夕,家里总有一堆要债的。

 

母亲每次都好生招待,等半夜的时候,才每一家债户发一点钱。

 

好说歹说,把讨债的人劝回去。

 

等到胡适大哥回来,她不出一句责备的话,不露一点怒色,依旧和胡适的大哥大嫂一起吃团圆饭。

 

胡适描述到:“大嫂是个最无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

 

二嫂是个很能干而气量很窄小的人。

 

她们常常闹意见,只因为我母亲的和气榜样,她们还不曾有公然相骂相打的事。

 

她们闹气时,只是不说话,不答话。

 

把脸放下来,叫人难看;

 

二嫂生气时,脸色变青,更是怕人。她们对我母亲闹气时,也是如此。”

 

“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情感的话。”

 

母亲的性格对胡适产生很大的影响,使胡适懂得了:尽量不给人看一张生气的脸。

 

胡适自己这样评价:“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

 

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

 

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母亲温和的性子和宽宏的气量对胡适影响很大,胡适本人几乎是民国时代,性子最温和宽厚的人。

 

这样的性格也为他带来了好的人缘。

 

以至于在民国时候流行一句话“我的朋友胡适之”社会各界人士都以和胡适交友为荣。

 

爱生气,是因为层次不够

 

其实,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礼记》里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也就是说人有各种情绪是本能,是天生就有的。

 

生气有什么危害?

 

危害实在太多,首先伤身,其次误事,再者毁誉、伤感情,甚至还有人因此而葬送了性命。

 

春秋末年,邾国有一任国君是邾庄公,名叫曹穿。

 

有一次,邾庄公与大夫夷射姑一起喝酒。期间夷射姑出来小便,看门人向他讨肉吃。

 

结果着急去如厕的夷射姑,气不打一处来,就夺过看门人的木杖追打他。

 

吓得看门人抱头鼠窜,呼嚎奔命。

 

过了些日子,邾庄公到庭院中散步。这位看门人就假装打水泼洒庭院。

 

邾庄公见庭院满地湿漉漉,顿时发怒喝问。

 

看门人就骗他说:“夷射姑旋焉。”(是夷射姑小便给弄脏的)

 

邾庄公顿时暴跳如雷,下令抓捕夷射姑,可是吩咐下去好久都没有抓到。

 

邾庄公闻听更加怒不可遏。

 

急得栽到床上又从床上跳下来,却不小心跌入了床边的炭炉中烧伤了。

 

不久后,邾庄公就因烧伤的皮肤感染溃烂而死。

 

明代思想家薛文清,号称用二十年治一“怒”字而不尽,“是知克己之难。”

 

人的情绪之难控制,可见一斑。

 

修养高如林则徐、曾国藩这些人,也难免有动怒之时。

 

但层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一个生气门槛很低的人,要么是不成熟,要么是没有教养。

 

一旦生气就要逞凶作恶的,不是显示出你的威严,而只是凸显了你的无能,败光你的人品。

 

《吕氏春秋》载,要考察一个人能否担当大任,有几种方法。

 

其中一个就是“怒之以验其节”。

 

故意激怒他,观察他表现出来的品德、节操:他是破口大骂,还是沉着隐忍;

 

是斤斤计较、纠缠于坏情绪,还是很快就忘怀得失;

 

是将过错喷洒在别人身上,还是只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真正修养好的人,无故加之而不怒,猝然临之而不惊,善于将怒气化解成霹雳手段,化解困局。

 

所以爱生气,归根结底,是因为做人的层次不够。

 

不生气,是修养,更是智慧

 

《中庸》中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人在没有产生喜怒哀乐这些情感的时候。

 

心中没有受到外物的侵扰,是平和自然的,这样的状态就是"中"。

 

所以,层次越高、越有智慧的人。

 

越懂得控制情绪中的人格和修养的意义。

 

清朝名臣林则徐一生为官,走遍十八省,每到一地都要带着他的座右铭“制怒”。

 

当时虎门销烟,林则徐风头正旺。

 

哪里知道西方侵略者一路打到天津,逼得皇帝严办林则徐。

 

听到皇帝的圣旨。

 

林则徐悲愤莫名,吩咐家人收拾行装,准备离开广州。

 

他指了指卧室里的“制怒”横幅,对夫人说:“把这个也带上吧。”

 

夫人问:“比这贵重的都还没带,你带这个干嘛?”

 

林则徐回答:“这件最宝贵。我办事数十年,时时记着它。如今老了,还要靠它养身呢。”

 

正如明末清初的著名文人申涵光所言:“制怒者当涵养于未怒之先”。

 

要想在“路怒”之时保持理性的克制。

 

就要防“路怒”于未然。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任山东范县(今属河南)、潍县知县时郁郁不得志。

 

当他受上司讽压、怒气来时,便铺好宣纸,提笔画竹,以抑怒气。

 

画完以后,心理舒坦了,画艺也越发纯熟。

 

一箭双雕。(励志语录网:www.lz16.cn)

 

尤其他因助农民告状及办理赈济得罪豪绅而罢官后。

 

画竹更成为他晚年自娱怡乐、排怒解愁的养生之道。

 

你站得越高,越不容易生气。

 

有时候,在遭遇别人恶语相加之时,不妨人为拔高自己,因为我比你高级、高明。

 

所以无论你怎么说,我都不生气。

 

台湾作家李敖常常在各种场合痛骂曾经的朋友余光中。

 

蒋经国死后,余光中为他写了一首诗《送别》。李敖骂余光中是“马屁诗人”。

 

有人就去问余光中:“李敖天天找你茬,你从不回应,这是为什么?”

 

余沉吟片刻答:“天天骂我,说明他生活不能没有我;

 

而我不搭理,证明我的生活可以没有他。”——你看,不仅不生气,还能幽默对待。

 

面对别人的发难,不要轻易动怒,这既是做人的修养,也是高明的处世智慧。

 

《论语》:子贡曾问老师:“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孔子答复:“其恕乎!”。

 

意思是说,“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

 

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

 

恕己恕人,对事对人皆以“恕”字待之,才是不生气的终极法门。

 

胡适和鲁迅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双星,因为观念的差异,鲁迅几次讽刺胡适。

 

但是胡适却从未和鲁迅直接交锋过。

 

也没有与他进行过笔战,更没有表现出对他的人格的不恭。

 

胡适晚年的时候,提到“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胡适一生提倡“自由主义”

 

但是在晚年却回到了“恕”道,这份宽厚仁恕。

 

正是受教于他的母亲。

 

所以胡适才感叹说:“世间最可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

书为伴,笔同行,彼同心。语录集-最美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