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不懒惰,也不骄纵,认真积累着每一天的成长,却还是只能在追赶里,和优秀者隔海相望。下一周,365读书将要和您共读一部人生积累效率的书——《刻意练习》。与您分享共读预告:做人要天真,成功需刻意。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这句话告诉我们,想要成功你必须持续不断地练习、练习、再练习!

刻意练习:做人要天真,成功需刻意 – 艾利克森

的确,在提升技能、不断精进的道路上,没有人能否认持续练习的作用。于是“1万小时定律”火爆朋友圈“想成功就得玩命死磕”成为无数人的信条。

365读书

可俗话只告诉你练习的重要性,却没有告诉你,为什么同样练了十年功,有人可以上台展现那一分钟,有人却只能站在后台默默地羡慕嫉妒恨。

那些站在后台永远红不起来的人,他们就是被所谓的“1万小时定律”洗了脑,于是坚信只要练习足够多的时间,他们也可以一夕爆红。www.lz16.cn

那么“1万小时定律”真的科学吗?为什么有的人坚持了1万小时,甚至2万、3万小时却仍然止步在成功的大门外?而有的人只用5000小时甚至更少的时间就可以做到更好?

这一切的秘密都来自—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的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和罗伯特.普尔,他们一个是认知心理学界的领军人物。

一个是科学界的权威。yu.lz16.cn

上世纪90年代初,艾利克森曾带领科研小组在柏林音乐学院研究“天才是如何脱颖而出的”正是在这项研究中,艾利克森发现了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的秘密,而掌握了这个秘诀,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天才。

也正是这个研究成果,激发了艾利克森的创作灵感,并使他最终写就《刻意练习》这本对亿万人产生重要影响的著作。《刻意练习》问世之初,“1万小时定律”还占据着主导地位。

所以这本书一出现,便因其对“1万小时定律”的怀疑和否定,在当时的认知界掀起巨大波澜。

有人对它嗤之以鼻,认为它胆敢怀疑权威简直是疯了。

而有人却从它的敢于怀疑中悟出真理,于是驶入加速成长的快车道,从新手成功蜕变为大师。

哪里有争议,哪里就有焦点。也正是因为大众对“1万小时”和“刻意练习”的持续讨论和实践,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刻意练习》的忠实拥趸,甚至连比尔.盖茨这样的牛人、大V都跑来为它疯狂打CALL。

所以自诞生之日起《刻意练习》就因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实用性,长期占据畅销的头条。

成为经受住时间检验和历练的经典。

在书中艾利克森博士,用自己的故事和长期研究、实践的结果告诉我们:“天真的练习”收效甚微。

只有“刻意练习”才能通向成功。

刻意练习:做人要天真,成功需刻意 – 艾利克森

那么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我将带领大家通过以下七个部分的共读,对这本书进行解读。

深入了解《刻意练习》的核心理念,从中吸取并提炼通向成功的“刻意宝典”。

第一部分:想成为天才,你需要企图心。(第1-179页)

第二部分:找准标尺,告别无效练习。(第180-332页)

第三部分:战胜自己,你就是王牌。(第333-403页)

第四部分:与自己对话,做最懂自己的那个人。(第404-488页)

第五部分:想培养天才,您可以这样做。(第489-556页)

第六部分:凡是没有绝对,切勿迷信“天才”(第557-646页)

第七部分:掌握这个技能,你也能创造全新的世界。(第647-676页)

通过以上几个部分我们也不难看出《刻意练习》并不是成功学和鸡汤,从新手到大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天赋也的确存在,但它并不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无论你是孩子还是成年人,无论你是否有“天赋”你的梦想都可以实现。

正如著名钢琴家郎朗所说:“没有勤奋就没有一切!至于天赋,我将其理解为一种无限的伸展性,也许一个人只要具备一丁点儿天赋,就可以扩展成很大。”

在无效、低质量的勤奋与高效、成功之间,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一种能力,它可以让我们的优势通过寻找到正确的途径,而日复一日无限扩展和放大。

通过刻意练习,我们将收获的也不仅仅是梦想的实现,更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思维方式。

所以拒绝无用功,放弃一切低效、笨拙的学习方法,从今天起开始“刻意练习”。

因为这是最强大,最科学也是最聪明的学习方法。

书为伴,笔同行,彼同心。语录集-最美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