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方法:幸福不是拥有很多,而是知道满足
说到什么是幸福,人们有许许多多的答案,也有许许多多的偏见。
比如说,如果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你正在加班,人们也许就会认为你此刻的幸福感很低,如果此刻你正坐在家里的沙发上陪家人看电视,享受周末,人们就会认为你此刻的幸福感很高。
再比如说,人们普遍认为有钱的人比没钱的人幸福,而且越有钱越幸福。
同理,职位越高越幸福,名声越响越幸福。
可事实并非如此。
对一个为了梦想而努力,而了未来而奋斗的职场人士来说,加班的幸福感并不会低于享受周末。金钱和幸福感虽然稍有联系,但还不足以决定一个人的幸福程度。
人们之所以会有这些重重的误解,都是因为对幸福的错误理解:错把金钱,名声,地位等等获取幸福的手段,当成了幸福本身。什么是幸福呢?幸福就是快乐且有意义的生活。
幸福是不为了未来牺牲当下,也不为了当下的享乐而放弃未来。就好像一个爬山的旅行者,如果为了终点而爬山,他就牺牲了攀登中的快乐;而如果为了一时的享乐止步不前,他就永远到达不了巅峰。
可是,如果他能在攀登的途中欣赏两边的美景,把终点当做是额外的奖励,而不是唯一的目标,这次旅途,就会变得快乐而幸福。
这才是幸福的力量,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都会带给我们极致的体验。
也会带给我们极致的收获。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获得幸福呢?为了探讨这个问题,哈佛大学在2002年的时候,开设了一门心理学课程,叫做:积极心理学。这门课程主要探讨的内容,就是如何才能帮助自己以及他人获得幸福。
最开始,这门课只有8个学生,第一年开设的时候,还有两个人中途退出。可到了第二年,越来越多的人来报名听课,选修人数达到了380人,其中又有20%的学生反馈这门课改善了自己的生活质量。
到了下一学期,这门课程的人数就变成了855人。
当自己的学生越来越多之后,授课老师开始反问自己,我是否能有一些其他的方法,让更多的人获益?
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本书《幸福的方法》。
这本书的作者是泰勒•本-沙哈尔,他是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沙哈尔博士开设的“积极心理学”和“领袖心理学”曾被哈佛学生推选为“最受欢迎的课程”他本人也被评为“最受欢迎的哈佛导师”。
他的课程兼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被众多企业家和高管们誉为“摸得着的幸福”。
著名心理咨询师张怡筠曾经评论这本书说,幸福力,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而是需要学习的能力。哈佛的幸福课导师在本书中从科学发现出发,带领大家找到更幸福的有效方法。
未来7天,我们将会跟随沙哈尔老师一起学习,如何让自己更加幸福。
第一天:关于幸福的理解,大多数人都错了
第二天:你的幸福,需要一点目标感
第三天:学习,也可以是一件幸福的事
第四天:抱歉,工作从来不是苦差事
第五天:如何经营幸福的亲密关系
第六天:幸福的土壤和肥料
第七天:向自己寻求幸福
其实,获得幸福的方法,非常简单,它不需要我们疲于奔命去追求事业的成功,也不需要我们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金钱财富,只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幸福,重新认识自己就足够了。
偶像剧里,灰姑娘和属于她的白马王子总是要经历层层误解,种种挫折才能走到一起,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这种剧情,让很多人认为,寻找是幸福的关键,结婚是幸福的开始。
然而,事实上,婆媳伦理剧,才是更贴近现实生活的存在。
结婚只是幸福的一个中转站,下一站,是幸福快乐,还是忧愁悲伤,还要看你未来的经营和选择。
婚姻如此,工作和学习也是如此。
考上理想的大学,进入理想的公司,都只不过是幸福路上的一个小小的转折点,仅此而已。
我们所追求的,从来不该是“幸福”本身,而是“比现在更加幸福”。
它不是外界所赐予我们的能量,而是我们本身就具有的能力。我们不需要向外界探求,只需要相信自己的智慧和本能,勇敢的问问自己,到底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幸福,什么才能让自己幸福。lz16.cn
然后,去选择那些能够让自己开心,快乐,并且富有意义的事情去做,就好了。王小波有一句话:我只愿蓬勃生活在此时此刻,无所谓去哪,无所谓见谁。那些我将要去的地方,都是我从未谋面的故乡。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决定怎么爱,怎么活。慢慢去爱,细心感受,认真生活。世界很大,远方很远,但当下已经足够幸福。
书为伴,笔同行,彼同心。语录集-最美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