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看到题目的时候,或许你就已经知道的文章的主旨,没错,你的猜测是对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那道无形的墙究竟是怎么来的?它隔开的究竟又是什么呢?与您分享刘墉的这篇:心墙。

小时候,我家四周是一片空旷的田野,我常站在田埂上对别的小朋友说:田间的那栋房子就是我家,这块田则是我家的院子,你们随时都可以到我家来玩。

心墙

七岁的时候,我搬进城市,院子四周种了些七里香当作围墙,我常跟邻居的孩子在墙间穿梭,我说:我这的这道墙,处处都有门,随便你们进去。

十岁的时候,家里把树墙除去,改建一堵砖墙,墙不高,所以邻居小朋友常站在墙外的垃圾箱上和我聊天,有时他们的球不小心掉进来,就自己爬墙过来捡。

十二岁的时候,母亲把墙加高了,并在顶端砌上尖尖的碎玻璃,她说:现在人心坏了,总要防着些。

但我觉得自从墙加高之后,院子里的阳光变少,感觉也小多了。

幼儿时,我的心是打开的,纯真地欢迎每个人进入我的心房。

儿童时,我的心是半开的,要进来的人随时可以进来,我从不加阻挡。

少年时,我的心外筑起高高的墙,但是在墙里仍有我可爱的院子,虽然阳光少些,我依然可以在其中玩耍。

青年时,我心里的小院子也被剥夺了,而不得不从“小洞”看每位来访的人。

现在,我到达一个世界上最热闹、最繁华、也最进步的城市,我的心却像放在一个小小密封的盒子里,虽然别人夺不走,我却也见不到和煦的阳光,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了。

我多么希望能再回到儿时的那片田园,让千顷的稻浪,作我的心墙;让人们在我的心墙里收割,把我的心墙当作他们的食堂。

我多么希望再拥有儿时的田埂,它虽然又窄又小,但四通八达,每个孩子都能通过它,进入我的家。

如果我不能再拥有那么开阔的心墙,也请赐我一个七里香的树墙吧!让我的花香沁郁四方,让小朋友随意穿梭,因为我实在不喜欢那些只会隔离人与人的“钢筋水泥的围墙”。

书为伴,笔同行,彼同心。语录集-最美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