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早以前,我看过这样一篇新闻,说是杭州一个年薪两百万的女高管被老公家暴10年,可这10年间,她一直选择沉默,直到《反家暴法》实施,才考虑离婚。

钱江晚报对此事的报道全文是这样的:小敏(化名)是一位企业高管,年薪200万。

200万年薪女高管为何被家暴10年才离婚

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刚实施,她找到了小姚律师。她去的时候,身上带了四五个本子,几乎每一本记的都是她的血和泪——老公每一次打她的时间、地点、经历、受伤情况。

小敏老公是练习散打的,结婚10多年来,只要老公心情不好、夫妻俩闹矛盾了或者因家庭问题意见不合,老公都会用拳头解决问题。

练过散打的老公,出手力度之重可想而知。每次挨打,小敏都没有报警,也没有去医院,如果伤不重,她就自己去药店买一些跌打药涂一下或者膏药贴一下;

挨打重了,她在床上躺几天(因为是高管,上班比较自由)。

她都通过自愈的方式疗伤。

身上的乌青一时消除不了,她就穿长衣长裤遮起来,脖子上的伤痕她就用围巾遮住。

律师问她为什么10多年一直没有报警?

她说,10多年来,她想过反抗,但碍于面子以及考虑孩子的将来,她都没有报警,而选择保持沉默。直到2016年反家暴法的实施,她终于主动找到了律师。

遗憾的是,每一次家暴小敏都没有报警,也没有去医院,丈夫对她的家暴缺乏强有力的证据。当律师找到小敏丈夫时,他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最终小敏成功离婚了,可是长达10多年的家暴带给她心理上的创伤,却只能通过时间慢慢来治愈。

关于家暴,羊羊已经写过多篇文章(点击蓝色字体查看:《我那个被家暴的小姨,永远不会再回来了》《靠打女人实现征服欲的男人,都是极端无能自卑的懦夫》《三个被家暴的女人,三种不同的命运》)。

在家暴事件中,施暴者无疑是“仗着体力优势欺辱弱者”的人渣,需要绳之以法。可是,分析那些不肯离开家暴者的人的心态,你也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就像案例中的这个女高管,表面上看着是“碍于面子”和“考虑孩子的将来”但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她的心理能量特别低,太过在意外界的看法。

虽然她工作能力强,每年年薪两百万,但在婚恋关系中依然处于弱势地位,比较容易被打压、被洗脑。

像这类高知、高薪女性为何能忍受如此低质量的婚姻?

我觉得这个问题也值得探究。

前段时间,有人找我咨询离婚问题,咨询结束后我感慨良久。咨询者(女)在一个三线城市做生意,每年赚得非常多(以百万计,当然也特别辛苦),在小地方算是一个行业佼佼者了。

可是,在家庭里,养家她来,照顾公婆和孩子也主要是她。她老公不出去工作,每天睡到日上三竿。她觉得老公对她毫无用处,想离婚。

我问她,这么多年,你一路这样走过来,为啥现在才想起要离婚?他有什么好值得你留恋的?

她回答了三句话:我跟他结婚时不是处女,可他没有嫌弃我。

结婚后我很难怀上孩子,治了好几年才怀上,他都没有抛弃我。

别的男人都出轨甚至还有家暴老婆的,可这些年来至少他没出轨,也没打过我。

讲真的,我当时惊到下巴都合不拢。

为啥作为一个丈夫应该做到的最基本的东西,她要那么感恩戴德?她让我想起来前述新闻里那个年薪两百万、被丈夫家暴十年却不肯离婚的女高管。

我真心觉得,女性追求经济独立很重要,但追求精神独立同样重要。一些女性赚钱是一把好手,但回到家里,她们不自觉会产生“思想路径依赖”很难产生觉醒意识。

这里的“思想路径依赖”,就是对男权社会惯于给女性洗脑的那一套话术缺乏足够的审视和批判。

我们这个社会的女性,从小就被父母、亲人、师长等身边人灌输一整套做贤妻良母的标准,而如果我们刚好有做“好女人”的心理需求,就会拿这个标准来要求甚至苛求自己,却对丈夫没有太多要求。

因为我们从小听到的社会对男人的评价标准是另一套。

比如,男人都是小孩子,是需要你包容、迁就的,只要他不打你、不出轨,他就已经好过90%的男人啦。

还比如,你已经不是处女还生育困难,人家都不嫌弃你,你可就知足吧。

恕我直言,我觉得这些话是裹着一层糖衣包装的砒霜。

什么叫“你已经不是处女、怀孩子又特别难,人家都不嫌弃你”?

乍一听,这句话很让人感动是吧?可转念一想,本质上这不就是赤裸裸的歧视和嫌弃么?

言下之意:你不是处女还怀孕困难,你低人一等。

更恶劣的是,对方嫌弃完你,还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展示自己“不计前嫌”“宽宏大量”期望你对他感恩戴德。对这类话术,女人不该保有最基本的警觉么?

难道你还真因为听了这些话,觉得对方是全天下最好的人?在忍受低质量婚姻的“女强人”那里,她看起来是强势的一方,但这种强势只是体现在工作能力和经济条件上。

思想上,她实际上是被洗脑、被控制的一方。

也就是说,她的心理能量,远不如丈夫强大。

丈夫长期以来可能用贬低她、抬高自己的方式占得心理优势,让她甘愿为他做牛做马。毕竟,在一个男权社会,一个男人想要拿各种理论、舆论来给女人洗脑,简直太容易了。

各类“妇德”“荡妇羞辱”“贤妻良母牌坊”等等,像是挂在苹果树上的苹果一样,他们一伸手可得。而女性想要反洗脑,非常难。

如果把洗脑动作比喻成摘苹果,男人们一伸手就摘得到,苹果是现成的。

而女人想要反洗脑,得先种一棵苹果树。你得非常有悟性、有定力,有时候还得吃过亏、摔过跤,才有可能会对自己一直相信的那一套价值体系产生怀疑。

之后,你再颤巍巍地按照自己认为对的方式走出去,一路上要迎接不知道多少流言蜚语和臭鸡蛋,才能慢慢强大起来、觉醒起来、思想独立起来。

我们这个社会的女性,之所以普遍存在自卑感、不配得感,也是因为长期以来整个社会氛围就不鼓励女性追求自我、追求幸福,而是强调她们要顾全大局、乐于奉献。

博主“薛好大”就曾经发表过这样一番言论:讲真,在我们的传统里,关于女性的美德,多数是以美德为名,行欺凌压榨之实。

死了男人一辈子守寡是美德、充当免费劳动力伺候一家老少是美德、时至今日,依然有人认为做好了饭菜自己不上桌是美德。

最可悲的是,就在我们的上一辈人里,很多女性自身都认为这些是美德。

并以此告诫女儿,要继承下去。

有时候,我会觉得:这也不能完全怪她们,因为当身边的人都在这样做,而你反抗这套规则和风俗的时候,你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任何反抗,都需要付出代价。

但是,我还是想呼吁大家,要警惕每一个打压你、用“妇德”来规劝你但对自己却没有要求的人。

前段时间,被各大博主痛批的“PUA(Pick-up Artist)学”就深谙这一套。

PUA的原意为“搭讪艺术家”,原指男性通过学习实践不断自我完善情商的行为,后泛指会吸引异性、让异性着迷的人及其相关行为。

近年来,PUA变味为在网上学习交流如何榨取女性,歧视女性,物化女性。

比如,PUA学中有一条最关键的话术就是:控制女性。擅长PUA学的男生在跟女人交往后,会动不动就挑女孩子的刺,时不时就借题发挥,对女人的自尊进行贬低打压。

比如,你长得不够美、身材不够好、家庭条件不够好、学历不够好或是身体毛发有点重、身体哪个部位有一颗痣……

他可能就会说“只有我才不嫌弃你”。听起来好甜哦,但实际上这种话就是砒霜。又或者,仅仅是因为你约会迟到,他就上纲上线说你“没有时间观念,你这种人在职场上一辈子没出息”。

也就是说,这种关系中,你永远是一个被评判、被打分的角色,你永远在解释、证明“我不是这样的”,而对方质疑你、贬低你、打压你,只需要说一句话就够了。

长期身处这种关系中,你的自尊会被碾压,有朝一日你甚至可能会觉得对方说得对。而在自尊不断被打压的情况下,你很容易会对那些对你示好的人产生好感。

当对方完全取得了对你的评价权、打分权,他就可以阴晴不定、喜怒无常。今天给你一棒子,明天给你一颗糖。对方的这种态度,会让你忐忑不安,而他气定神闲地利用你这种不安,对你进行精神控制。

长此以往,你就吸食毒品一样,越来越离不开他。

到最后,你可能会习惯。

因此,我一直建议女性要对那些包裹着糖衣的规劝以及浸润式的自尊打压保持基本的警醒。

姑娘们也别听男人和婆家人跟你灌输的“女人太独立、太强势了,婚姻会坎坷”之类言论,真懂得尊重和欣赏女性的柔美的家庭,根本不会跟你灌输这些。

看你有点强悍就开始用舆论打压,或许不过是就想把你塑造成他们需要的样子,以便更好地“只许自己放火,不许别人点灯”罢了。

事实上,男权社会用来规训女性的话,很多是经不起推敲的,比如“强势女人婚姻不幸”这个。说得好像弱势女人大多婚姻幸福一样。

用这条根本没经过严谨调查的所谓“道理”来恐吓女人,也真是够够的了。在我农村老家,第一次被家暴就敢拿菜刀砍男人的农妇,现在活得好好的。不敢的,要么被打死,要么自杀了。

有的道德是用来约束全人类的,是生而为人(不管是男是女)都应遵守的基本规范。而有的道德就是男权社会制定出来“只许男人放火,不许女人点灯”的剧毒缰绳,打着美德的旗号,行欺压之实。

作为女人,应该要有一种基本自觉:伴侣越是打压你、贬低你,你越是要对着对方喊“我和你是平等的,你凭什么高高在上当我的评委?你自己又撒泡尿看看,自己是怎样的货色?”

而且,永远要相信自己配得起更好的一切。

时不时要对着那个对你不怀好意的世界大喊:老娘不配,谁才配?!

不管受了多少苦或者内心有多么缺爱缺“懂得”都要撑住,然后慢慢修补自己,绝对不能变成“就我倒霉”“就我不配”体质的人。因为一旦这种体质养成,你就再没有往上飞升的可能了。

人活着,“战胜自己”这一仗最难打。

你要学会远离那些消耗你的人,并将那些消耗你的负能量掐死在每一场黑夜里。

以上。

文|晏凌羊

书为伴,笔同行,彼同心。语录集-最美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