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换个角度,就是给自己换一个高度,越成功的人,越懂得变换角度,人生之路越走越宽。

换个角度看,天地自然宽

换个角度,看清自己

避免过高评价自己。根据戴维·迈尔斯的观点,人往往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产生的差异来认识自己,但在比较过程中,人会潜在的认为自己比别人好。

美国心理学家戴夫·巴里所说:无论年龄、性别、信仰、经济地位或种族有多么不同,有一件东西是所有人都有的,那就是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相信,我们比普通人要强。

《社会心理学》认为,换个角度看自己,正确地评价自己,能把人从自我服务偏差中拯救出来,学会居安思危,进行有效应对。

换个角度,看到真相

看别人,避免带着偏见评价他人。偏见在生活中是最常见的,甚至可以说无处不在,地域、种族、性别、年龄、学历、外貌、体重等都是偏见的寄生之地。

美国心理学家戈登·奥尔波特在《偏见的本质》一书中说:标签的作用犹如一个拉响的汽笛,它让我们对所有平时能感知到的细微差异充耳不闻。

懂得放下自己的偏见,才能看到全部的人生真相。

换个角度,看清处境

优势的反面是危机。《道德经》中说道,圣人披褐而怀玉。

真正的圣人,穿着粗布的衣服,但有美玉藏在怀里。

比如体量小的食草动物,虽然没有尖牙利爪,但它可以跑得快,或者迅速融入群体迷惑捕食者。也就是说,企业选择和强化了一种能力,同时也意味着放弃和弱化了一种能力。

换个角度,看清局限

井底之蛙?换个井看看。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是井底之蛙,但是我们可以时常换个井看看。最可怕的不是我们的看法有局限性,最可怕的是意识不到自己的局限性。

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怎样避免自己的主观视角?

多和优秀的人在一起。

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会让自己的局限性暴露无遗:原本你觉得自己很懂的地方发现山外有山,原本你认为很简单的东西发现在别人手里可以别有洞天,原本你深信不疑的理念发现其实并不一定是绝对真理。

……lz16.cn

这样的事情经历得多了,会让人变得更谦逊。

重要的是,在任何时候都如履薄冰一般不敢对事情随意下结论,因为知道自己的局限性。

换个角度,看到时机

米兰‧昆德拉的一书《慢》写道:速度是出神的形式,这是技术革命送给人的礼物。跑步的人,身上总有自己存在,总是不得不想到脚上水泡和喘气,比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身与岁月。

骑摩托车的人,身体已置之度外,交给了一种无形的、非物质化的速度,令人出神的速度。

无论是出于安全感的需要,还是试图主动掌握命运和自我实现,人都很容易选择追随时代大势和时代意识,如果碰巧对变化速度的追求成为时代大势和时代意识,人也就很容易对速度上瘾。

“快”可以让你变大,但只有“慢”才能让你强大。

“慢”能让你回归商业常识,审视企业的运营效率,使命、愿景和战略清晰度,价值观的可持续性,用户价值等。才有机会反思和完善自己,从而炼就出伟大的品质和能力,才能走得更远。

换个角度,看到光明

净从秽生,明从暗出。

著名漫画家蔡志忠说过这样一个比喻:如果拿橘子比喻人生,一种是大而酸的,另一种就是小而甜的。一些人拿到大的会抱怨酸,拿到甜的会抱怨小;

而有些人拿到小的就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的就会感谢它是大的。

洁净的事物往往从污秽中产生,而光明便从暗处的希望中出来,若是凡事都往好处想,摆正心态,再难的事都能看顺眼,遇到问题也更容易找到突破点。

换个角度,看到智慧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著名画家俞中林擅长画牡丹,一次,有人要买俞中林一幅亲手所绘的牡丹。

不巧的是,这朵牡丹被老鼠咬坏了一个角,缺失了一部分,此人的一位朋友大呼不吉利,认为牡丹缺一角代表“富贵不全”。

俞中林听了此人要换画的理由,灵机一动,告诉买主,既然牡丹代表富贵,那么缺一边,不就是“富贵无边”吗?lz16.cn

同一幅画,换了一个角度,便有了不同的看法,买画的人心满意足,卖画的也乐不可支。

书为伴,笔同行,彼同心。语录集-最美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