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秋风烈,吹落满地金。”看着校园里遍地金黄的银杏叶子,忽然有了这样的诗思。

 

美,或许是一种客观品质,并不因为你的忽视和淡漠,就削弱了它的雅致和高贵。

 

银杏叶子黄了、落了,它变成了风景。

纷乱一片是秋思 – 候泰而

不管你怎么待它,它都以自己的姿态缄默着,不喧哗、不热烈,过一阵子,就默默地消逝在时光深处。

 

有人会叹息,有人会淡然。

 

银杏依然是银杏。

 

在秋风中,站成寂寞的世界。

 

365读书

 

哲人康德却认为,审美判断是情感判断,客观美的是难以存在的。

 

这也有道理。琴音再美,牛难以听出高山流水。

 

同样面对秋天,有人赞美,有人悲凄。(励志语录网 www.lz16.cn)

 

刘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豪气干云,意气风发,快哉快哉。

 

而王勃叹道:“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本来就想家,漫山黄叶又随风飞,心里的悲意更加深重了。

 

一样风景,两种感受。你有你的快乐,我有我的哀愁。

 

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千个人眼中也有一千个秋天。

 

风越来越大了。在向冬天迈进的日子里,寒意开始肆虐着北方。

 

夜色中,于微弱的灯光下,拾起一枚银杏叶。金黄、素净,如一个干净的灵魂。

 

它在轮回吗?

 

不由得想起父亲来。老人家逝世很多年了。

 

他在世的时候,每逢秋天,会带着我爬到山林中捡茶子,下到稻田里捉泥鳅。

 

湘西山中树木多,枫叶红了,其他树木青翠着,红绿相映,端是美好。

 

父亲于采摘茶子之余,常采了茶泡(茶树上的一种果)给我吃。

 

我爬在树上,一边摘茶子,一边享受山果的美味,何其快乐。

 

稻子已收割了,草垛散落在田地里。

 

大片大片的田野,空旷、悠远、寂寥。

 

我跟在父亲身后,看父亲熟练地从田里将泥鳅翻出来,捉住,扔到我提的小篮里。

 

时光很慢,很温馨。

 

父亲在哪里呢?如今。夜空里,有寒星闪闪。父亲在遥远的另一个世界里吧。

 

叶子落了,明年还会长出新的叶子。父亲没了,就真的没有了。

 

人生没有轮回。

 

想起这些,心中涌起了一股淡淡的痛。

 

1920年10月,北京金秋。瞿秋白在做去俄国学习的准备。

 

前途茫茫,未来不知在何处。金秋,看上去变成了衰秋。有一天,他去城南访友,出来时天已经黑了。

 

他回忆:“正是秋夜时分,龙泉寺边的深林丛树时时送出秋声,一阵一阵萧萧的大有雨意。

 

也似催人离别。

 

满天黑云如墨,只听得地上半枯的秋草,飕飕作响。

 

那条街上,人差不多已经静了,只有一星两星洋车上的车灯,远远近近的晃着。

 

远看正阳门畔三四层的高洋房,电光雪亮的闪着……”

 

这样的文字,看上去只是一种客观的描摹,但细细读来,别有情致,引人心里一阵一阵的惆怅。

 

清初的大词人纳兰容若要直白一些:“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首词很多人解读过,说他在怀念亡妻。

 

且不去考证他在怀念谁。单通过字面意思,就可看出他在怀念往事,心情严重不怿。

 

这个金黄色的秋天,在他的心里,大抵是不可爱的。

 

情深不寿。容若不到三十一岁就去世了。正值人生盛年,可叹也!

 

那些秋意浓浓的词句,透露出了他早逝的信息。

 

康德是一个智者。客观的美,一到我们心里,就投上了我们的色彩。

 

金黄的银杏构建了金秋的图景。

 

路人,各式各样的路人,停下来,掏出相机、手机,取景、拍照。他们想把这秋光留在自己的影像里。

 

留得住吗?

 

在时光机还没有发明之前,不得不承认一种事实:时光是不可逆的,也是无敌的。

 

留住在影像里的秋光,固化成一种记忆。可是,它毕竟已经消逝了。留在那里的,只是一种幻像。

 

你不能触摸到你的昨天。今日之我,已不同于昨日之我。

 

无奈,却是事实。

 

秋光,亦如是。

 

金黄的银杏,让人觉得喜感。

 

诗人看到秋天,像刘禹锡那么乐观的,可还是少。

 

马致远说:“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少年的时候,我曾将这小令读了又读。

 

只觉美得不可描绘。

 

而今呢?——到了“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境界么?经历过一些沧桑,但还不至于吧。

 

秋思乱飞了。

 

其实,叶生叶落,秋来秋去,又干卿底事?

 

2013.11.6,京城北郊

 

背景音乐:执_明 - 秋思

书为伴,笔同行,彼同心。语录集-最美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