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生了人人有份的风痧,在家歇着,当爹的就当起了代课教师。

 

翻开数学书,正好在教亲爱的人民币,书上的一分,一角和一元画得十分逼真。

 

如今的孩子认起钱来个个都是天才,其实是不必再教的。

钱的困惑 – 陈村

定睛一看。

 

钱的下面各有一行铅笔字:一分下写的是"很不好",一角下是"不太好",一元则是"太好了"。

 

365读书

 

要她做习题,做到几分钱的题目就唉声叹气,上帝同情她,让她碰上一门7元加8元的好题目。

 

她竟高兴得眉飞色舞。

 

当爹的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不知应喜应愁。

 

女儿每月有三元钱"工资",她有时会算算,比如一只西瓜要几个月的工资。

 

她说将钱省下来,给我买空调,给她妈买自行车。

 

这话自然不能当真,孝心可嘉是也。

 

她的东西来得容易,所以也不爱惜,今天吵着要来的东西,明天就像垃圾一样了。

 

既然当了爹难免是要忆苦思甜的,难免使她厌烦,转过头东张西望。

 

我曾问过许多人,多少钱就是多了。人们顿时迟疑起来,仿佛怕失去一个好机会。

 

有一位月收入三百多人民币的姑娘节制地说,50万。

 

一年算她有5000元的收入,得到五十万竟要一百年之久。期望和现实的距离实在太远了。

 

我问,50万就够了?她回答,钱怎么会够呢!

 

我们总爱将"百万富翁"作为非常有钱的代名词。今天的一百万,买不下市中心一套豪华公寓。

 

有了房子,先生的车呢,家具呢,装潢呢,电器呢,太太的首饰呢?

 

一家人的日常消费呢?

 

所以,即使口袋里装着雄伟的一百万,细想起来还是个穷人。

 

当然,这也是在瞎操心哪。

 

我们离这个穷穷的百万尚有一百年之遥,还没到担这个心的地步。

 

只是穷人喜欢做梦,要自己开心开心。

 

原先指望在梦里当一回皇上,这样一担心,心就灰了,梦也酸了。

 

且不说十恶不赦的通货膨胀,就是一点不涨,手中的那些个小钱也是经看不经花的呀。

 

我们虽然没什么钱,见识倒是一点不缺少。

 

地球上的事情,我们没有不知道的。

 

我们虽然没当成富翁富婆,也在银幕上在邻居的嘴里看到听到过富人的派头。

 

日收斗金,挥金如土。

 

眼前还有那挂个吱吱作响的傻瓜机,绑一个肥胖腰包的日本游客,活生生地向我们讲述金钱的魅力。

 

好在我们穷惯了,既是穷得很不耐烦,也穷出了经验。

 

我向平平常常的人请教,日常都干些什么。

 

她们不假思索地说,窝在家里。

 

有时读读书,最经常的消遣是看电视,电影也已成为一种奢侈。

 

街还是要逛的,街上如今有许多可以一看的东西。

 

灯红酒绿,十里飘香。

 

商店越开越多,逛商店爱逛个好店。

 

人少,气氛好,那种没有自动扶梯或者只有上梯没有下梯的店是不去的。

 

进了精品或者极品商店,样样东西都不少看。

 

只是不看价格。

 

反正买不起,看了心烦,看了伤心,不如不看。

 

于是,逛街成为一种审美行为。都市文明也许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好与不好都是比较出来的。

 

过去,我们两眼一抹黑,我们的心是很静的。

 

过去,我们见不到,我们的心态是很放松的。这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我们不光要受点穷,还要搭上焦灼和自卑。

 

穷则思变,一个"8"字,搅乱了一个中国,发不够地发。

 

当我们陷入要发的陷阱。

 

那两个圈圈像手拷一样地套住了我们。

 

我在其中看到了悲壮,和中国足球一样的悲壮。

 

穷了几千年的老百姓啊,说起来辛酸,为什么要和自己过不去呢?

 

钱是万能的,不想钱是万万不能的。

 

与其说我们被没钱坑了,不如说是被想钱坑了。钱,从来是个用的东西,不是个想的东西。

 

说到这里,忽然觉得浑身没劲。

 

钱实在是最没说头的话题,让我们说点别的吧。

 

世界很大,生活无限,美妙的事物实在不可胜数。

 

古往今来,多少文章是因为钱而产生的,自然还有多少善举和恶意。

 

说来说去,钱还是这样的钱,话题也并未因此而减少。

 

可见,说也是白说。

 

既然如此,我们从钱眼里钻出来,吸一口鲜洁的空气,狠狠打个喷嚏。

 

——1993.6.12

 

背景音乐:张靓颖 - 我的梦

书为伴,笔同行,彼同心。语录集-最美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