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一回读《围城》是初二,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那时候我喜欢的是金庸。第二回读《围城》是高一,看着看着睡着了,因为觉得节奏太慢,不过就这么迷迷糊糊的还倒也读下来了。

围城: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 – 钱钟书

这是第三回读。好像还真发现他的高处了:恕我直言,自《围城》以后的中国大陆的小说没有能超过他的。先讲一个故事:说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365读书

https://www.lz16.cn/wp-content/uploads/2018/07/141.mp3

老师就让他先到到麦田里去,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来,期间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结果他两手空空地走出了田地。

老师问他为什么摘不到?

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期间即使见到最大最金黄的。

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

走到前面时,又发决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已错过了;于是我什么也没摘。

老师说:这就是“爱情”。

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婚姻,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的树。其间同样只能砍一次,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说话做。

这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

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他说:“有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到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后,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

老师说:“这就是婚姻!”

这是一个公式、定律,《围城》里的方鸿渐自然也可由此观之。

方鸿渐就是唐晓芙那棵最大最金黄的麦穗,就是孙柔嘉那棵普普通通的树。不过其实在方鸿渐眼中孙柔嘉也是那棵树,但唐晓芙绝对是大麦穗。

当然,也许唐晓芙并没有觉得前面有棵好的麦穗,但总之是没有摘成。

最荒缪的是苏文纨,她并不是真的爱方鸿渐。

方鸿渐本也不爱她。

可方鸿渐因为她而失去了唐晓芙,因为他认识了赵辛楣。

因为赵而去的三闾大学,因为去三闾大学认识的孙柔嘉,——方鸿渐的婚姻还是拜她所赐呢。

在方鸿渐身边的女人中,苏文纨代表了女性的虚荣——她的所有活动都为了这两个字。

苏文纨是因为虚荣所以亲近、引逗、诋毁、嘲笑方鸿渐。

她所作的一切都是基于“在人群中我理所当然是焦点”这种大小姐思想。

围城: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 – 钱钟书

她之所以选择方鸿渐也是认为他软弱,自己能控制住他。

所以方鸿渐说“苏小姐是理想的女朋友”——

一个官府大小姐做自己的女朋友当然有面子,可也没有谁会心甘情愿接受这个大小姐脾气的。

唐晓芙正是方鸿渐的心上人,方鸿渐对她的感情最纯洁。

两个人本来是最理想的爱侣。

可是,方鸿渐不幸被她表姐选中了——“我得不到别人也别想得到”。

于是这一对就这么不明不白地完了。

孙柔嘉在方鸿渐心目中只不过是“不讨厌”若依赵辛楣那句“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

才可结交做朋友”来看倒是不错,两人充其量只是朋友。可没想到这胖子接着发的那番先旅行后结婚的“高论”竟成了谶语,这对先经过旅行的男女果然结婚了(虽然感情不是很好)。

方鸿渐结婚的决定在我们看来好像没必要,可是设身处地想:其实方鸿渐走的每一步都是当时唯一的途径,等于是生活的必然造成方鸿渐荒谬的结果,这就是钱钟书的手段高明之处了。

我以为小说有四等境界:最下等曰“歌颂”(如《抉择》),第二等曰“批判”(如《伤痕》),更高曰“幽默”(如《钟摆》),而独以“荒谬”为最高——《围城》正是这种“荒谬”作品。

为何?因为生活本身就是荒谬的,万万不能较真,能看出这一层不易,化入小说中更难。

因为不仅要你看出生活的荒谬,还要熟知这荒谬的生活是怎么样运作的,方能在虚构的生活中表现出荒谬来,且荒谬而不做作,虚构却显真实。www.lz16.cn

一个在平淡中娓娓道来的故事,圆滑自然的进行,最终化作无奈——“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含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甚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围城: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 – 钱钟书

下周,我们的领读人将带领大家共读这本书:

第一天:第1~2章,方鸿渐回国在船上,以及到岸回乡发生的事情。

第二天:第3章,方鸿渐与苏、唐二位小姐的爱情纠葛。

第三天:第4~5章,方鸿渐失恋,去湖南另谋差事,去湖南路上发生的事情。

第四天:第6~7章,在三闾大学的勾心斗角。

第五天:第8章,方鸿渐结婚,再遇苏文纨。

第六天:第9章,方鸿渐婚姻里问题百出,两方家庭的复杂矛盾。

第七天:总结:别让一座城,围住你的后半生

每一天我都会在读到的章节中选取一个角度,和大家讨论分析。

但是并不代表我选取的是唯一的观点。

正如名句“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说,一千个人心中也会有一千个方鸿渐、赵辛楣、苏文纨、孙柔嘉。我们会对同样的情节人物有各自不同的见解,这里没有对错,只有思想的花火。

背景音乐:阿悄 - 围城

书为伴,笔同行,彼同心。语录集-最美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