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以前看过一句话,有关幸福的研究的,说幸福感来源于比较。

文章意思是说,经过研究发现很多人的幸福感,来源于他参照一个群体,觉得自己拥有的比这个群体的大多数其他人要更多,或者高于平均值,他就会觉得比较幸福。

你或许误解了幸福的意义 – 周小宽

好像是的。当时看的时候我也很认同。但是另一句话那篇文章里并没有说,但我相信这句话被人深切地体验过无数次——不幸福的感觉,总是来源于比较。

你有没有发现,幸福和不幸福好像都是来源于比较。不过,这种比较会有一点不同。

你比别人好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幸福,安全,满足,拥有优越感。

你比别人差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不幸福,不安全,自卑,匮乏,悲伤,孤独。在很多人的人生里,比较造成的幸福感和不幸福感如果都量化成同一单位的数值,不幸福感的那个数值会远远胜出。

为什么呢?真的是因为这些人不如别人的地方特别多吗?

不,不是这样的。

每个人的比较,都是在自己的内心进行的,这种比较的过程其实非常个人化,可以说就是一种感觉。

它和客观现实,关联不大。

插播一个例子。比如A先生给自己的外形打75分,是的,这是基于他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样子之后的大脑加内心,意识和潜意识一起,给出的一个分数。

但是,另外的人,B先生、C女士的眼睛看到的A先生,却是不一样的。他们的视神经、脑神经、转化影像的神经元、大脑思维、潜意识都不一样,对于外表打分的参照体系、评分标准都会不同。

以上所有因素哪怕有一点点的差别,也会导致他们给予A先生的评分完全有别于A先生自己的评分。

也就是说,A先生看到的镜子里的自己,和别人看到的他是不同的。

可能更帅,也可能更丑,可能更阳光,也可能更猥琐。

A先生给自己打的75分,不是客观现实,

当然B先生给A先生打的70分,和C女生给A先生打的85分都不是客观现实。

都只是每个人自己的感知,造成的那一刻的感觉,得出的一个分数。

这个分数,显然并不客观。客观的在哪里呢?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绝对客观的存在一直是个争议,特别是在当今科学对宇宙时空的进一步研究里,我们的世界都可能是一种虚幻。

也就是说,在我们认识的范围内,我们所知道的人类里,没有什么绝对客观。

那么A先生的这个分数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意义就在于,当他拿这个分数,去和他看到的别人的样子所拥有的分值比较时。

如果他给自己打的分数较高,相比他的比较对象有一些优势的话,他就会获得“幸福感”以及和幸福感密切相关的正向体验:优越感、自尊、满足、自信、安全感。

真正主宰比较结果的不是什么客观事实。其实进行主宰的,是你的心。

你抽选什么项目和别人比较,然后在这个项目上你对自己的评分如何,这种都是非常主观的个人化的东西。都是你的无意识完成的选择、取样、比较、评判。

然后还有你应对结果的态度,也会决定你的幸福感。

很多人的不幸福,来源于以下三种比较方式,有兴趣的人可以对照看看:

NO1. 拿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长处比

有一个读者说,自己的人际关系很差,但是大学舍友里,有一个姑娘人际关系就特别好。

所以她很难受,想起自己和这个“很会来事”的姑娘的差距,觉得超级自卑、无能,对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羡慕又嫉妒,每天都生活在灰暗里和对自己的埋怨里。

这种比较,不是自伤吗?

其实刚进入大学,或者刚进入社会,很多人都会有人际关系问题,这个读者也遇到了。

即便,她认为这种情商或者人际交往是自己的弱项,但是眼睛盯着最强的那一个,拿自己最弱的和别人的最强去比,结果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很差吗?

NO2. 拿自己的优势和永远达不到的完美去比

适度的目标感,是鞭策自己进步的。但是有的人不是,表面看是为了鞭策进步。

其实更像是不能允许自己快乐。

本来在某一件事上,自己已经做得比大多数人好,这种比较可以带来一定的幸福感了,但是如果拿这个小目标和一个完美的大目标去比,未完成的恐慌一定远大于完成的快乐。

我有一个闺蜜超级典型,年初定的工作小目标都完成了,也成为公司里面老板最青睐的员工,年终奖还发了二十万,好开心啊!但是事实是,她一点也不开心,一点也不放松。

归纳一下,她主要的理由是:

她觉得自己的学历不能支撑未来的发展,想进修但是暂时又没有时间精力办到;公司所处行业虽然欣欣向荣,但竞争激烈,她觉得所在公司要保持住业内绝对领先优势还是非常困难;

自己去年一年接触心理学觉得大有收获,但是思维模式还是老样子改不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成为一个通透豁达不会在现实生活中有那么多烦恼痛苦的人……

虽然有一些长处和优势,但是一想到还没有做到的那个完美的终极目标。

学业完美、工作完美、内心成长完美,她就忽略了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

NO3. 还没比,就已经判定了自己很差,比较就只是一个证明自己很差的过程

这一类型的人,一般都有内心自卑的倾向,个人价值感很低,并且原生家庭的创伤导致,否定自我才是他习惯的模式,肯定或者赞赏对他而言是非常陌生的,即使被肯定,即使取得了成绩。

他也会想方设法去怀疑自己。

小时候被贴上了“无用”的标签,然后在人格里,深深认同了这个标签。

所以活在这样一种模式中:意识上虽然希望能够比得过别人来积累自信和优越感,提升自我价值,但是潜意识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在比较中完成一个打压自我、否定自我的过程。

重复着小时候父母对他的打压和否定。

所有的比较,都“无意识”地导向“我很差”“我还不够好”这样的结果。

为的就是达到和小时候形成的那种固化的自我认知的吻合。这是潜意识模式造成的一种循环。

多数的不幸福都是源于以上,让我们不幸福的比较。

心理学认为,喜欢比较,很可能是因为原生家庭中,我们总是被拿来和别的孩子比。

如果胜出,我们会得到爱,觉得有安全感。

如果落后,我们就会感受到可怕的不被接纳,体验到一种被抛弃的毁灭感。

所以比较也就成为了我们潜意识无法停止的一种行为。

那些小时候被父母接纳的孩子。

比较的倾向,就不会那么明显,也不会特别依靠比较来获得幸福感和安全感以及自尊。

因为被父母接纳的孩子,会从原生家庭里强烈的感觉到,我的父母爱的是我,不是别人。

他们爱的是这个包含了优缺点和各种特征的独一无二的我。

所以我觉得我自己已经足够好了,也就没有了和他人比较的内心驱动力。

“此时此刻的我就是好的,被爱的,安全的”,那么这个人就不需要再在比较中攫取幸福感,更不可能在比较中不断重复那些父母对自己的否定和不认同。

他就会比较平静,满足,接受自己的当下,安住当下之中。

要说幸福,其实这样的感觉,才是真正的幸福。不可否认,如果在比较中拥有了优越感,我们也会在那一刻或者后面的一段时间感觉到幸福满足和安全。

但比较就算胜出,因而带来幸福感,这也不是让我们解脱的根本之道。

如果你的幸福感真的依赖于比较,那么你就会变得焦虑,你就会紧紧抓住你拥有的东西,并且还要花费你的生命去抓取更多的外物,以让自己在比较中更多的胜出。

不管你想不想,对幸福的追逐会把你变成一个欲壑难填的人。因为你非常清楚,只有更多的拥有,才能在比较中利于不败之地。也就是说,比较虽然能带来幸福感,那也是一个向外求的过程。

会让你活得很不自由。

更何况,很多时候,比较带来的不幸福感要远远多于幸福感。

因为你所拥有的永远不可能是足够的,最好的。

你所拥有的总是有限的。

没有被原生家庭完全接纳,就会在比较的道路上来来回回,疲于奔命。

但是,完全被原生家庭接纳完全被爱的孩子是很少的。

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如果没有觉察和成长,一辈子都会为了比较带来的幸福感而奔波。

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能做的就是看到发生在我们人生中的事情。

看到造成我们一直去比较的原因,然后尝试着完成对自己的接纳。

无论你给自己一个怎样的分数,如果你能够接受自己的那个分数,尽管它不是那么优异,或许比不上很多人,但假如你有力量接纳那个自己,虽然你也许不会因此而觉得特别骄傲和幸福。

但是你却会因此而放松而平静。

而允许自己,待在并不完美的当下之中。

我们追逐的如果是优越于别人的那种幸福感,我们都会很累很焦虑,像陀螺旋转停不下来。看似做了很多,却丝毫不曾真的拥有过自己的生命,只是在比较的路上,玩命奔跑。

值得我们一直探寻一直努力一直追求的,是对自己的接纳,是可以安住的平静的当下。

写在最后的方法论:当你又一次进入了让你不幸福或者焦虑的比较之中,觉得自己很差劲不如那个比较对象的时候,这一次,不要逃离,试试面对那个“糟糕的自己”。

请你看着“糟糕的自己”,你是否觉察到了自己对他的嫌弃?背离?

这一次,你可以尝试着注视他吗?

看看那个“糟糕的自己”,他有缺点,但也有优点不是吗?

而无论他有什么缺陷,他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是你自己的全部。任何一个别人、即使是你的父母,也没有必然去爱他的义务和责任,但你呢?你可以允许自己去爱这个不够好的人吗?

真正的幸福不是来源于比较。比较带来的幸福是虚妄的。

爱和接纳,才是幸福的源泉。

书为伴,笔同行,彼同心。语录集-最美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