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新闻。

广东雷州一位姓曹的高考毕业生,骗父母说自己被清华大学录取了,他还花了3000多块钱,伪造了一份录取通知书。

我见过最会处理关系的人,他们都很:现实

曹某父亲骄傲地在村里大摆宴席,花大钱放鞭炮,村委会还为他拉横幅,热闹得惊动了当地政府和教育局。但让人意想不到的反转发生了。

有人发现录取通知书居然是假的,经过核实,不仅通知书颜色不一样,还有错别字。

真相是,曹某是位复读生,高考考了235分,却谎称自己考了700多分,而他父母没有任何怀疑,一下子就相信了。

我想,于他们而言,可能认为人活着就应该成为第1名、成为最卓越的,而当在现实中做不到时,就玩了一个「脑补」的游戏。

虽然只有235分,但曹某想象自己考到了清华大学。

这不仅是现实中的一个游戏,还是一个很深的想象中的游戏。

他觉得现实太低了,自己接受不了,所以通过「脑补」,通过想象让自己获得意识上的快感。

而他的父母轻易就接受了孩子的这个想象,我们也可以推理,他们一定程度上,也活在了这种「脑补」中。

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有「脑补」这个行为。

01、什么叫做「脑补」?

我们的心灵,都想要一些自己特别饥渴的东西。

如果在现实中实现不了,在关系中得不到满足,我们的头脑就会想象,这个行为就叫做「脑补」,但这是虚假或模拟的。

简单来讲,比如做梦,我们都知道有个经典的说法是做梦娶媳妇,指在现实中谈恋爱很困难,结果在梦里实现了。

这就叫「脑补」,通过梦这种想象形式,去实现心里渴望的东西。 但内在想象和外在现实是有区别的,两者不可能一模一样。

不能出现特别严重的偏差,例如内在想象处在高层,而外在现实处在很低的位置;也要警醒把内在想象直接看作是真实的,否则问题会变得更严重。

这就牵涉到「脑补」的五个层级,由「脑补」到真实,分别是妄想、幻想、想象、情感和灵魂。

层级一:妄想

指的是,将内在想象直接当成外部现实来对待。

说白了,对妄想的人来讲,内在想象和外在现实没有任何区别。

他们认为自己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和想象,就是真实的。

这是非常严重的,因为和外在现实严重不符合,我介绍一下三个经典的妄想。

全能妄想。

有些人会直接想象自己是全能的,而且认为是真实的。

比如,在精神病院里,有些病人觉得自己是神或者外星人。

这叫做全能妄想。

钟情妄想。

这样的人,会认为某个名人爱上了自己。

我们都知道在饭圈,正常情况是“我”喜欢、崇拜一个明星。但假如一个人说自己狂热地爱上了一位明星,并且认为这个明星也爱上了我,他的歌词就是写给我的。

这就是钟情妄想。

被迫害妄想。这一般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身上常见。这类患者认为自己所有的挫败,都是有一个人或一个机构,构建了一个系统性的力量来迫害自己。

聊天时他们会突然说,有一个迹象在显示,CIA或者FBI在监控我。

这就叫被迫害妄想。

总之,妄想就是一个人直接拿自己的内在想象,套在了外部现实上,认为事情就是如此的。

层级二:幻想

这个层级的人,知道幻想是幻想,现实是现实。

但他们觉得外在现实太不满意了,拒绝进入外在现实,沉溺在自己的内在想象之中。

例如,某偶像的超级粉丝,会幻想与偶像生活在一起了。

明知道这不是真的,但仍旧沉溺在其中,无法自拔,因为他基本融入不了现实世界。

层级三:想象

想象是这样一种状态: 能清楚区分想象和现实,并有着无比清晰的认知,对外部世界的判断通常很准。lz16.cn

正因此,处于这个层级的人,容易认为自己对外界的感知完全是对的,觉得自己头脑厉害无比,像掌握了真理一样,特别难以和人相处。

电影《尽善尽美》中,男主角从没谈过恋爱,但他通过自己的想象,把爱情写得很真实动人,出了几十本畅销爱情小说,成为一个非常棒的小说家。

可是对他来讲,根本不知道爱情是什么滋味。 对于爱情的理解,他还是活在自己的内在想象中。

虽然他的想象是有些准确的,并不等于他能在现实中把它活出来。

相反,现实生活中他并不受欢迎。

前三层级的人,都是严重地活在了「脑补」中。而往往喜欢「脑补」的人,现实中总是存在不满意。

也许是因为孤独,也许是因为现实过于糟糕,人会进行「脑补」,填补我们心灵各种各样的饥渴。但从前面三个层级来看,严重活在「脑补」里,容易带来问题。

对这样的人而言,「脑补」是最重要的东西,因为他们无法处理真实的关系。

因此,我们都要从「脑补」过渡到真实,分清内在想象和外部现实的区别。

02、走出「脑补」

我们该如何脱离「脑补」进入到现实世界呢? 这就涉及到「脑补」的第四和第五个层级:情感与灵魂。因为达到灵魂层级不容易,在这里我着重讲一讲情感这个层级。

情感,可以简单理解为:与别人产生关系和互动。

一般人在进入到情感层级后,就可以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脑补”开始深刻明白想象和现实之间巨大的区别,去到真实世界里回应和互动。

讲到这,我分享一个催眠大师艾瑞克森的故事。

西方一个精神病院里,一位病人认为自己是耶稣,艾瑞克森是这样治好他的—— 艾瑞克森对病人说:听说你是很好的木匠?

(耶稣没出名前是很出名的木匠) 病人骄傲地说:当然,谁都知道我是个好木匠。 艾瑞克森说:我们医院在装修,需要一个木匠,你这么厉害,出来帮帮忙吧。

病人在帮忙过程中,逐渐恢复了正常。

为什么?

一个人之所以活在「脑补」中,是因为他只在内在想象中获得满足,很难进入不到现实关系。

而当他能够进入现实关系,和别人进行真实互动,真切帮到别人的时候,他才有机会能在现实中得到满足。

即便现实关系中的满足分数没那么高,可能只有五六十分,但体验后会发现,这比自己孤独地想象高大上的东西,要美好丰富很多。

当然,每一个过度脑补的人,要进入到现实生活中并不容易,很难依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

很多人之所以停留在自己的想象中,不能很好地进入到现实世界,是因为中间缺了一个有容纳性的过渡世界。

比如,一个孩子在婴幼儿的时候,都是活在内在的想象世界里,此时他的妈妈和家庭,就是一个过渡世界。

通过理解他,接纳他,满足他各种各样的基本需求,和他一起产生关系互动,最终他进入到这个现实世界。就像艾瑞克森对待这个病人一样,相信他,接纳他,并且引导他走向真实的关系。

其实我们都需要这样一个过渡世界,让自己离开孤独的想象世界,和真实世界深刻地碰撞。

只有被接纳、只有进入到关系里,才能很好地共情别人,真正地爱上别人。

当然最后极少人会在爱的体验里,回到一种孤独纯粹的灵魂世界,这就是「脑补」的第五个层级:灵魂。这种体验极少,所以这里不展开了。

最后 讲了这么多,其实就是借开头的“清华男孩”讲一讲「脑补」。

当然,分析这些事情,不是在无情批评和嘲讽,只是去看这个事件怎么发生、为何发生的。

同时,我希望这篇文章,也能像一个过渡世界,能够让他们得到理解和接纳。 也希望社会能理解和接纳这样的事情,对他们有一份宽容。

讲到这,我想起新闻中镇长讲的一句话: 毕竟是个孩子,不要太过于关注,他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过去就算出了这么大的笑话,但是也没关系。

这位镇长,就表达了一种理解和接纳的态度。

我想,每个人都是这样。

如果你发现自己严重地存活在内在想象中,也许你要问问自己:我可以到哪里,找到一个好的过渡世界,让自己更好地进入现实世界。

文|武志红

来源|武志红 (ID:wzhxlx)

书为伴,笔同行,彼同心。语录集-最美语录